人民艺术家杂志

2023-07-21 03:09 | 人民艺术家杂志官方帐号
诗人泰罗曾写下这样的句子——“谁在我跌倒的时候将我扶起,谁对我讲美丽的故事,谁给我创痛的地方一个吻?我的母亲!”自古以来,母亲就是令人敬仰和尊重的社会角色,在这个角色里,融入的不仅是一个女人的使命和职责,更是女性对自己孩子的深切而永不止息的爱。
伟大的母亲秦怡
同所有的母亲一样,耄耋之年的“人民艺术家”秦怡也是这样一个平凡而普通的母亲,她倾注自己全身心的爱给自己的儿子金捷。又同所有的母亲不一样,秦怡面对的儿子金捷是患有精神疾病的孩子,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金捷从小孩渐渐成长为大人,但他的心智却仍旧停留在孩童阶段。
秦怡和儿子金捷
1947年,在众人的关注和祝福之下,秦怡鼓足勇气第二次走进了婚姻殿堂,嫁给了和她刚刚确立恋爱关系不久的韩国演员金焰。一年后,他们拥有了一个可爱聪明的儿子金捷,秦怡还给他取了个昵称叫“小弟”。秦怡曾以为,自己会就此过上幸福快乐的家庭生活,但由于秦怡和金焰夫妇两人常年拍戏在外,没有时间照顾小弟,所以小弟常常被寄养在外婆家中。外婆整日只顾金捷的吃穿,却很少和金捷有什么语言交流,这让本就性格安静的金捷变得更为内向。
秦怡全家福
60年代初,16岁的金捷被确诊为轻度的精神分裂症,这件事让刚刚遭受丈夫金焰出轨的秦怡更加痛心。从拍戏现场得知小弟生病的秦怡匆匆赶到医院,起初,她看到儿子的诊断结果时是不相信的。她反复向医生询问是否是误诊,因为“小弟平时看上去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呀”。
秦怡全家福
遗憾的是,秦怡最终得到的,还是那个令她倍感痛心的答案——金捷确实患有精神分裂症。秦怡看着身边低着头沉默不语的儿子,心里是说不出的内疚和酸涩。她在怪自己平时忙于工作,忽略了对儿子的陪伴,她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好在金捷的精神分裂症是轻度的,医生说只要按时服药,再加上细心的照顾和陪伴,金捷的病情是有可能好转的。
秦怡和儿女
此后,秦怡决定专心陪伴金捷,帮助他治疗。热爱电影的她,因为金捷而放弃了很多拍戏的机会,安心在家照顾儿子。可好景不长,正当金捷的病情有所好转时,特殊时期的到来让秦怡一家一夜间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秦怡要配合组织做检讨,有时一检讨就是一天一夜,后来,秦怡被下放到干校干活,根本无暇照顾小弟。小弟的病情开始恶化,状态也每况愈下。
秦怡给儿子洗头
有一天,当秦怡在深夜回到家中时,看到金捷的头发乱成一团,一边哭一边抱着自己,嘴里不断地重复着:“我妈妈不是坏人,我妈妈不是坏人。”秦怡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做了好多的努力,但最终还是没有阻止小弟病情的恶化。当秦怡带着金捷再次来到医院时。医生告诉她说,由于金捷长期不能按时吃药且受到了相当大的惊吓,病情恶化得十分迅速,精神分裂症怕是一辈子也治不好了。
秦怡给儿子剪指甲
医生的话犹如晴天霹雳,让秦怡一时间难以招架。秦怡当即决定,以后自己不论到哪里都会带着儿子,寸步不离。金捷的病情恶化得很快,忧郁症发展成了狂躁症,一旦发病就会莫名其妙摔东西,严重时还会打人,而与他寸步不离的秦怡就成了他主要的攻击对象。
中年时期的秦怡
有一次,秦怡带金捷到海南拍戏,因为海南的天气炎热且潮湿,没过几天,金捷就开始产生强烈的不适感。金捷的狂躁症发作了,他将拳头又一次向他的母亲砸过去。金捷当时已经有足足一米八的身高,在母亲面前,尽管他智力处于童稚,但力气却过分强大。他一拳一拳砸向秦怡的头、背、腰,一拳比一拳用力,一拳比一拳暴躁。承受着儿子不断落在自己身上的拳头,秦怡当时只有两个想法,一是千万别让儿子再伤害到其他人,二是,她温柔地请求自己的儿子,同他商量道“能不能别打妈妈的脸”,因为“妈妈明天还要拍戏”。
老年秦怡
后来,金捷的狂躁症越发严重,无奈之下,秦怡只好将儿子送进医院,但她仍旧坚持日日探望儿子,给他洗头、洗澡、喂饭、喂药。几个月之后,儿子终于可以出院。在出院前,金捷突然对妈妈说:“妈妈,我好了,你让我出院吧,出去后再不要进来了,我保证今后不会再打人了。”儿子的话让秦怡又心酸又悲伤,但奇迹真的降临在了这对相依为命的母子身上,自1981年底金捷出院直至去世,他就再没有打过一次人,也再没有犯过一次病。
秦怡和儿子金捷
金捷在生活上十分依赖自己的母亲,而秦怡也享受儿子对她的这种依赖。每日,秦怡都会亲自安排金捷的生活,她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对金捷的嘱咐。“小弟,该吃药了,今天天热,吃的时候倒点凉水,当心别弄翻了!”“小弟,早上吃粽子,吃得慢一点,糯米的东西不容易消化!”“小弟,要记得睡觉前刷牙,便后要冲厕所,要养成好习惯。”这些话秦怡早已烂熟于心,但还是不厌其烦地对金捷说一遍又一遍。金捷每次听妈妈说话的时候都很乖,会从自己的房间跑出来,老老实实地站在妈妈身边,秦怡说一句,他就会点点头。
秦怡陪儿子写生
在秦怡不在家的日子里,金捷对她十分想念。有一次,秦怡拍完戏回到家中,刚进门没多久,就看见小弟从自己屋里跑了过来,在秦怡面前停下,仔细打量了秦怡一番。然后,他对秦怡说:“妈妈,你回来了。”便又安心地跑回自己屋里去了。
老年秦怡
金捷的绘画兴趣是秦怡发现的。因为精神分裂症的缘故,金捷很难在一件事情上集中注意力,但秦怡在偶然间发现,金捷特别喜欢在纸上乱涂乱画,并且持续做这件事情的时间很长。秦怡心想:“孩子是不是对画画感兴趣呢?”她立即请来了一名画家上门教儿子画画,没多久,金捷的绘画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他对绘画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金捷与施瓦辛格
每逢天气好的时候,秦怡都会陪同金捷去家附近的公园写生。金捷画的每一幅作品,秦怡都会拿来好好欣赏,然后整理保存下来。2002年5月,秦怡带着金捷一同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一场慈善拍卖会,金捷的水彩画《衡山公园》以2.5万美元的高价被国际影星施瓦辛格拍下。当记者采访施瓦辛格,问他为什么要以如此高昂的价格拍下这幅画时,施瓦辛格回答道:“秦怡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儿子,她做了太多太多。”
金捷作品《我爱我的妈妈》
自从学了画画,金捷就像是找到了一个情感表达的出口,他不仅写生画风景,还把对妈妈的爱画进了画里。有一天,秦怡突发奇想要给儿子当模特,让儿子画自己。金捷听了妈妈的提议十分赞同并且特别高兴,让秦怡坐在椅子上不要乱动。没过多久,金捷就为秦怡画了一幅特别生动的画像,并为这幅画取名叫《我爱我的妈妈》,这幅画也被秦怡珍藏至今。
秦怡送别儿子金捷
2007年3月,59岁的金捷终因糖尿病并发肺炎离开了人世。整整43年与自己形影不离的儿子就这么离去,令秦怡悲痛万分。她整天茶饭不思,一想起儿子就会止不住地流泪,甚至想要和儿子一起离开这个人世。
秦怡近照
但秦怡最终选择把对儿子的小爱转化成对全天下孩子的大爱,她说:“儿子生病后一直和我生活在一起,由我保护他,照顾他,可还有许多患病的孩子生活非常艰难,需要帮助,我何不去爱这些孩子?”从那以后,80多岁高龄的秦怡把她的善良和作为一位母亲的本能的爱给了更多的孩子。2008年汶川地震,她拿出毕生积蓄为灾区的孩子们重建学校,在捐款现场,她说:“这些钱原本是想给儿子用的,现在小弟不在了,做母亲的就把这些钱给最需要的人。”
秦怡近照
高尔基曾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相信秦怡不仅仅是国家和人民的骄傲,更是儿子金捷的骄傲和无上光荣。不仅如此,世界上的每一位母亲,都是孩子心底最闪耀的光。
share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