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ok思逸

1/3

咳嗽祛痰很重要,再总结下化痰药物
祛痰很重要,再总结下化痰药物
咳嗽了,不能只着眼于止咳本身,应该更加关注祛痰。
有些人说,我是干咳,没有痰啊。
我多年的经验总结,干咳不一定没有痰。
不管有痰没痰,都要先考虑祛痰。
痰祛咳自除。
祛痰的办法有很多,这篇就介绍一些常用药。
药的名称不容易记,建议收藏,有需要的时候翻出来看看。
为了对比,我做成了表格形式,更直观。
选择化痰药物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恢复气道中黏液/浆液层比例特性;
2、促进纤毛运动,增加黏液纤毛清除能力;
3、扩张支气管,防止痰液滞留、继发感染;
4、慎用对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具有抑制作用的止咳药。
祛痰药物的选择一定要综合考虑具体病情和药物的作用特点,才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呼吸道慢性炎症时,痰中黏性成分多为酸性黏多糖,宜选用盐酸氨溴索和乙酰半胱氨酸。
2、痰黏而不易咳出者,可选用氨溴索;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胃溃疡、恶性纤毛综合征、青光眼、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氨溴索。
3、细菌感染时,脓痰中成分多为脱氢核糖核酸,宜用乙酰半胱氨酸。
4、呼吸道炎症初期,如急性支气管炎、感冒,痰少而稠不易咳出者,宜用氯化铵。
5、咳痰困难及肺合并症的危急状态,可用羧甲司坦、溴己新,但孕妇及哺乳妇女,胃炎或胃溃疡患者需慎用,脓性痰患者需加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亦可吸入乙酰半胱氨酸,但支气管哮喘、严重呼吸道阻塞、严重呼吸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禁用。
6、痰液黏度较大者,首选溴己新,以使痰液黏度降低。
提醒事项:
绝大多数祛痰药都有一些不良反应,使用过程中要多留心。
当痰量较多时,不宜使用镇咳药,如喷托维林、苯丙哌林等,以免阻断咳嗽反射,使痰液滞留于气道,影响呼吸、继发感染。

2023-11-01 11:55
share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