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帆指南针

1/4

古代养生妙器之砭石
砭石疗法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非药物疗法,于汉代失传。砭石本是针刺疗法及外科疗法前身的石器工具,不仅其形制有多种不同,而且其医疗适应症也不全同,但主要是用于在体表进行按摩、温熨、叩击或切破痈肿、排脓泻血。
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帛书古医籍《五十二病方》中有“燔隋(椭)石,淬中,以熨”之语,说明砭石在汉代以前就用于按摩和热熨。
1964年湖南益阳桃博战国墓中出土的一凹形圆石,凹槽中可纳入一手指,经鉴定认为是原始按摩工具。
1972年河南新郑春秋战国时期的郑韩故城遗址出土一砭石,已经具有九针的某些特征,是两端皆用的,其两端的形状与《灵枢》所载的圆针、锋针极为相似,其中的一端为卵圆形,可用于按摩。
这两枚砭石经考古学家鉴定,为专用于按摩的砭石,这种砭石即为圆针的雏型。
1984年作者在四川省对一处石器时代遗迹考察时发现了一块砭石,由此引起了对砭石乃至中医一系列基本问题的思考。

2023-11-05 17:51
share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