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情曦

1/3

每日一穴~气冲穴: 润宗筋、理下元、散厥气
气冲为经穴名。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气街。属足阳明胃经。气冲是足阳明胃经、冲脉的交会穴,是冲脉的起点。气指经气,冲指冲要,穴在气街部位,当冲脉起始部,为经气之要道,故名气冲。
【腧穴释义】
气指经气,冲指冲要,穴在气街部位,当冲脉起始部,为经气之要道,故名气冲。
气,此处指下腹阻胀之气。冲,指冲动、上冲,亦有交通要道之义。本穴居归来穴之下,为腹气出入冲要,故名“气冲”。《内经》称为“气街”。《黄帝内经灵枢·街气》:“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内经·动输》载:“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此穴在鼠鼷部的股动脉搏动处,属“四街”之一,为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
人当呼气时,腹气由归来下降:吸气时,腹气由本穴上冲,与归来成橐龠之用。归来居本穴之上,其作用为镇坠下降,本穴居归来之下,其作用为擎举上冲,故名“气冲”。
冲脉起于本穴,故名之。
【取穴位置】
在腹股沟区,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动脉搏动处。
【穴位解剖】
浅层布有腹壁浅动、静脉,第12胸神经前支和第1腰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及前皮支。深层:下外侧在腹股沟管内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生殖支。
【功能主治】
功能:润宗筋、理下元、散厥气。
主治:
1.腹痛;
2.阳痿、阴肿、疝气;
3.月经不调、不孕。
【穴位配伍】
气冲穴配气海穴治肠鸣腹痛。
气冲穴配曲泉穴、太冲穴,有温经理气的作用,治疝气。
气冲穴配三阴交穴、关元穴,治妇科病证。
【刺灸法】
直刺0.5~1寸,不宜灸。
【临床运用】
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睾丸炎,疝气;
2.妇产科系统疾病:痛经,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

2023-11-02 03:16
share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