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健康
百度首页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黄芪什么样的好图片

王成阳副主任医师中医科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
三甲
百度健康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概述

  • 黄芪又叫北芪、绵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的根,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

  • 黄芪以根条粗长、皱纹少、质坚而绵、断面黄白色、粉性足、味甜者为佳。

外观

黄芪药材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外表面黄白色至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的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成药以根条粗长、皱纹少、质坚而绵、断面黄白色、粉性足、味甜者为佳。

黄芪药材图黄芪药材图

功效与作用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可单用或与他药配伍应用。

  • 补气升阳:黄芪归脾,可用于治疗脾气虚证。如治疗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病症,可单用,或与党参、山药、白术等配伍应用;治脾虚浮肿尿少,常与白术、茯苓配伍;治疗脾虚导致的失血证,常与人参、白术、茯苓配伍。

  • 益卫固表、利尿消肿:黄芪入脾、肺经,具有益卫固表、利尿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肺气虚弱、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等病症,常与人参、紫菀、桑白皮等配伍;黄芪还可用于治疗气虚自汗证,常与牡蛎、麻黄根配伍。

  • 托毒生肌:黄芪还可用于治疗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等病症,常与人参、当归、升麻配伍应用。对于因气血虚弱、脓水清稀、疮口难以收敛者,常与人参、熟地黄、肉桂等药材配伍。

[1]滕佳林.中药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134.

[2]老中医养生堂.常用中药识别入门[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338-339.

share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