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健康

2023-03-03 08:59 珠海 | 漫说健康官方帐号,健康领域创作者
每年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
全国爱耳日是一个旨在提高公众对听力保健意识的全球性活动,旨在通过教育和宣传,向公众普及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预防听力受损。该活动始于2007年,每年的3月3日被定为世界爱耳日。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有超过5亿人受到听力受损的影响,其中包括约4.3亿成年人和1.3亿儿童。
而我国的听力受损人群也很庞大,数据显示:我国超过2.5亿人口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受损,其中包括约1.7亿老年人、4500万职业性听力受损人群、3000万儿童听力障碍等。
听力受损是一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它不仅对个人社交、心理、认知发展等产生影响,而且会对个人的工作和学习产生重大影响。
然而,听力受损的风险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预防措施降低,包括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保持耳朵清洁、合理使用药物等。
日常生活中,这种行为容易伤害到耳朵?
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掏耳勺,平时很多人都有掏耳朵的习惯。
由于耳朵长期暴露在外,所以很容易进入灰尘或异物,久而久之就会和耳道皮肤分泌出来的油脂混合成耵聍,掏耳朵可以将耵聍和异物掏出来。
而且还能有效缓解耳朵发痒的感觉,不过经常掏耳朵可能会被这种疾病缠上。
没事经常掏耳朵好吗?
还真不是一件好事!
第一,刺激耳道皮肤
很多人在闲暇的手就会掏耳朵,并认为这样才会让耳朵更干净,殊不知经常掏耳朵不仅会刺激耳道皮肤,很容易导致皮肤淤血,进而导致耳朵内的耳屎越来越多。
除此之外还会导致耳道堆积大量耳屎,平时没事的时候不要总是掏耳朵。
第二,损伤鼓膜
鼓膜是耳朵内的一个重要器官,一旦在掏耳朵的时候不小心将鼓膜戳破,那么不仅会造成听力下降,而且还会诱发听力障碍等问题出现。
更严重的是还会影响正常的生活,而且治疗费用也会特别高,还有就是经常掏耳朵还会诱发多种慢性炎症出现,除此之外还会诱发一些耳鼻喉疾病。
第三,诱发中耳炎
中耳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耳部疾病之一,尤其是对于平时经常掏耳朵的人群来讲,更是中耳炎疾病的高发人群。
平时一定要控制掏耳朵的次数,否则就会导致耳朵受损并诱发中耳炎疾病出现。
另外,掏耳朵的时候一不小心还会导致耳朵内出血,这样就会导致细菌感染并会诱发更严重的耳部疾病出现。
掏耳朵需注意哪些事项?
1、尽量少掏耳朵
虽然说掏耳朵并不一定会导致耳朵受损,或者是诱发一些耳部疾病出现,但如果掏耳朵的次数过于频繁,就可能导致一些意外情况出现。
一般情况下每周只需要掏一次耳朵,这样不仅可以将耳朵内的耳屎或异物取出,而且对听力也有一定帮助。
2、用棉签掏耳朵
很多人为了能把耳朵掏干净,所以都会使用金属的掏耳勺。
殊不知掏耳朵时应该选择医用棉签,在耳道内轻轻地转动棉签就能起到止痒,以及将耳屎和异物掏出来的效果。
另外,在掏耳朵的时候不能过于用力,而且也不要用指甲或铁签等尖锐物掏耳朵,不然就很容易造成耳道损伤诱发耳部疾病出现。
3、及时治疗
对于患有慢性外耳道炎或中耳炎的人群来讲,如果耳朵内的分泌较多并且很容易形成硬块。
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自己随意掏耳朵,而应该及时去医院耳鼻喉科找医生帮忙掏耳朵,这样做不仅安全可靠,还能在掏耳朵的同时了解耳病情况,这样才能做好下一步的治疗计划。
平时经常掏耳朵很容易诱发耳部疾病出现,比较常见的就是耳内慢性炎症中耳炎鼓膜破裂等病症。
一旦出现耳部疾病之后就应该积极治疗,千万不要为了省钱自己掏耳朵,否则不仅很容易导致病情加重,严重的甚至还会影响听力。
#全国爱耳日#
交流一下
5
share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