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

2021-07-19 20:52 | 川观新闻官方账号
川观新闻记者 江芸涵
什么是新型碳氢化合物分离材料?具有生物功能的有机超分子组装体在药物负载、细胞成像、癌症治疗等方面的应用性能如何?在7月19日开幕的第一届西华化学与生物医药论坛上,来自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高校和研究所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化学与生物医药交叉前沿学科进行学术探讨,寻求创新契机,共同推进化学与生物医药研究融合发展。
此次论坛由西华大学理学院承办,为期两天,将围绕化学与生物医药交叉前沿学科进行学术探讨,寻求创新契机,共同推进化学与生物医药研究融合发展。
西华大学校党委书记余孝其指出,本次论坛旨在搭建“面向科学前沿、立足学科发展优势、汇聚高层次人才、创造良好研究氛围”的重要交流平台,共商化学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作用发挥,打破学科交叉壁垒,汇集化学、生物、医药等相关领域学者互补性的专业知识,形成一个以科学问题和研究任务为导向的交流平台,促进西华大学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推动地方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提升。
南开大学刘育教授以“超分子药物化学”为题,结合近几年课题组相关研究进展,深入探讨了多种具有生物功能的有机超分子组装体在药物负载、荧(磷)光传感、细胞成像、传递释放以及癌症治疗等方面的应用性能,赢得了与会代表的积极响应,并热情参与互动。
复旦大学黎占亭教授探讨了基于超分子化学原理的药物拮抗研究,汇报了课题组基于葫芦脲的包结作用,构建了具有不同孔结构的有机框架化合物,研究了其对药物吸收的拮抗功能,揭示了其原位负载和输送抗肿瘤药物和核酸的功能。
浙江大学黄飞鹤教授分享了课题组近期研发的新型碳氢化合物分离材料,即非多孔自适应晶体。该材料为碳氢化合物分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西华大学张晓梅教授汇报了构建含异噁唑及异噻唑环化合物的新方法,为开发新型新型的异噁唑碳核苷,得到具有药物活性的碳核苷类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由学校提供)
share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