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健康
百度首页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茵陈和白蒿图片大全

王成阳副主任医师中医科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
三甲
百度健康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概述

  • 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白蒿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

  • 茵陈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等功效,白蒿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等功效。

外观

茵陈与白蒿为两种不同的中药材,外观上存在一定程度差别。

茵陈

  • 茵陈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或基部木质而成半灌木状。茎直立,具纵沟棱,有多数直立而开展的分枝。当年生,叶2回羽状分裂,下部叶裂片较宽短,常被短绢毛。头状花序,卵形,下垂,极多数在茎顶排列呈扩展的圆锥状;花梗短,苞片丝状线形;总苞无毛,背面稍绿色。边缘小花雌性,中央小花两性,花托凸起,无托毛。瘦果,长圆形,无毛。

茵陈植株外观图茵陈植株外观图

  • 茵陈蒿茎呈圆柱形,多分枝,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叶密集或多脱落,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细条形,两面密被白色柔毛;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有短梗;总苞片3-4层,卵形,苞片3裂,瘦果长圆形,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

茵陈成药材外观图茵陈成药材外观图

茵陈药材外观图茵陈药材外观图

白蒿

  • 白蒿为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主根单一,狭纺锤形。茎枝被白毛,多分枝,下部稍木质化,纵棱明显。叶互生;有柄;叶片二至三回羽状深裂或全裂;茎上部叶羽状分裂或不分裂;近无柄。头状花序多数,半球形或近球形,在分枝上排成总状或复总状花序;总苞片密被白毛,最外列者线形,灰黄绿色;小花皆为管状,黄色,表面有腺点。瘦果小,狭长倒卵形,具纵纹,黄褐色。

白蒿植株外观图白蒿植株外观图

  • 白蒿药材的茎类圆柱形,长短不一,表面绿色,有纵棱纹及互生的枝叶,上部柔毛较密;质坚脆,断面纤维性,髓白色。叶皱缩或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表面绿色或灰绿色,两面均被柔毛。头状花序较多,半球形,总花梗细瘦,苞叶线形,总苞片3-4层,有白色宽膜边缘,背面被短柔毛。气浓香,味微苦。以叶绿、花蕾多、气味浓者为佳。

白蒿药材外观图白蒿药材外观图

功效与作用

茵陈性寒,味苦、辛,入脾、胃、肝、胆四经,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护肝等功效。白蒿性凉,味苦,归脾、胃经,有清热利湿的功效。

  • 茵陈:茵陈性寒,味苦、辛,药材苦泄下降,性寒清凉,因此茵陈还善于清利脾胃肝胆湿热,使之从小便而出,可起到清利湿热、退黄等作用,为治黄疸之要药,治湿热郁蒸之阳黄,常搭配栀子、黄柏、大黄等药材,若黄疸湿重于热,可与茯苓、猪苓、泽泻等药材同用。此外,还可用于治疗湿温暑湿、湿疮瘙痒等病症。

  • 白蒿:白蒿性凉、味苦,具有清解热毒、止痛等作用,可遵医嘱用于治疗痈肿疔毒、皮肤湿疹、外因瘙痒等病症。

[1]滕佳林主编.中药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74.

[2]林余霖,李葆莉,魏建和主编.中草药真伪鉴别原色图谱 3[M].******:华龄出版社,2020.517-518.

share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