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养生谈

2021-06-30 13:39 | 电商达人,杭州拾山味网络科技官方帐号,健康领域创作者

夏天,很多人开始出现难以抵挡的累、乏、困。整个人懒洋洋的,什么都不想干,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感觉神疲乏力,连饭都不想吃。

对健康的人来说,夏天都会“无病三分虚”,身体好好的,又没有比别的季节多做什么,为什么一到夏天就虚了呢?自然不会顺着身体的感受去变化,冬天太冷需要身体阳气去抵抗,夏天太热需要身体阴液去平衡。现在生活好了,冬天不会饥寒交迫,夏天反而成了身体消耗最大的季节。

而那些身体底子差、平日就气血不足的人,相当于本来家里就快揭不开锅了,你还得上缴皇粮,只能掏空家里仅有的一点儿存货。

《黄帝内经》中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才是生命的根本,其他的东西都是围绕着气血而运行的。气血对五脏六腑、经络实在太重要了。气血不足,五脏六腑不能保证正常的功能运转,经络也没法顺畅的运行;反过来生化气血、运转气血又需要五脏六腑、经络的参与。

气血虚的表现

表现1:眼睛混浊、眼白发黄

如果一个人的眼睛是清澈明亮、神采奕奕的,那说明她是气血充足的。如果眼白的颜色混浊、发黄,那就表明肝脏的气血不足;而如果出现眼睛干涩、眼皮沉重、两目呆滞的情况,那很可能就是气血不足或气血衰弱的症状了。

表现2:出现耳鸣

耳朵是人体的缩影,几乎所有脏器的变化都能从耳朵上表现出来。耳朵的颜色淡白,多是风寒感冒,也见于阳气不足的人。耳朵红肿,则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如果出现耳鸣或间接性耳聋的情况,则有可能是肾气虚弱的表现。

表现3:头发干燥、易脱落

人体的头发与肝和肾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肝血不足容易出现头发生长缓慢、易干枯的情况。而如果出现头发大量脱落,并且头发越来越稀疏的状况,那么就要警惕是不是整个身体的气血都出了问题。

表现4:入睡困难、失眠多梦

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这说明你的气血很足。而如果出现入睡困难、易惊易醒或失眠多梦等情况,都有可能是气血亏虚的表现。此外,爱睡、嗜睡也是气血虚的表现之一。

表现5:手凉脚凉、出虚汗

手和脚的温度是人体气血的直接表现,如果气血充足那么手脚总会是暖的。而如果手心偏热、出汗或是手脚冰冷,则多是气血不足的表现。而上述症状往往还会便随精力衰退、疲劳乏力的表现。

表现6:面色苍白、皮肤暗黄

一个人的面色其实也是气血的“晴雨表”,如果女性出现皮肤粗糙、没光泽、暗黄,并且容易长斑等症状,都代表着身体状态不佳,甚至是气血不足。

表现7:牙龈萎缩、牙隙变大

如果成年人出现牙龈萎缩,牙齿的缝隙变大了,吃东西时越来越容易塞牙等情况。那么就要及时留意身体的状况了,这很可能是气血不足的前期征兆。

表现8:脾气暴躁、情绪焦虑

当女人出现焦虑的情绪或脾气比较暴躁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认为这是更年期的情况。其实当女人气血不正常的时候,通常就会出现肝气过盛、脾气暴躁等症状。

夏天总是又虚又累,短暂的瘦2个月,一到秋天就又反弹胖回去,也是气血虚的表现,可能就是生活中从未注意这2件小事。

注意这2件小事,早点补足气血,至少你这个夏天能好过些,也不会轻易“疰夏”。也就是不会轻易受暑湿之气的影响,或轻易被暑热之气耗伤正气,出现倦怠嗜卧、低热、食欲不振、消瘦等。

两件小事伤气血‍‍

出汗多:伤阴又耗气

夏天出汗也要适量,少了不利于身体排毒,多了身体又扛不住。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身体的阴液,随着阳气推动蒸迫,就从身体里出来生成了汗液。

而现在很多人身体比较虚,湿气重,或者湿热重,进入夏天就不一样了。

离开空调屋汗根本停不下来,早晚出门都会大汗淋漓,汗像水流一样往下淌,衣服都湿透了。不仅比别人爱出汗,出汗的量还比别人多。

汗看着像水,但毕竟不是水,含有各种氯化钠(盐)和钾、镁、钙、乳酸、尿素氮等微量元素,还能带走身体的热量。

这些微量元素身体每天需要补充的不多,但也是身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点点就能影响身体的内平衡。

夏天总出汗的朋友会发现,也没做太多的运动,出汗多了就感觉身体比较累。

尤其是身体比较虚的朋友,出完汗整个人更虚了,大脑蒙蒙的,感觉心累气短,说话都没有力气,就想静静的休息一下,到了饭点胃口也不行,就想喝水,喝水还不解渴。

这么虚,晚上反而睡不好,睡不着,心烦急躁,睡着了梦也多,休息得特别差。

中医认为“气随津脱”,出汗太多不仅消耗阴液,也会导致气跟着跑出去,尤其是身体本来就很虚的人,多出几次汗,气血都随着汗液白白流失了。

这样的朋友更多还是要从补养身体气血来调理,尤其要注意补气,气足了就能把阴液固摄在体内。

可以吃点黑芝麻,黑色食物入肾,有助于肾藏精纳气,对补气血也有帮助,肾藏精,精生髓,髓化血,因此,血的根本也是在于肾的。像很多脾胃不好的,滋补的太滋腻脾胃运化不了也补不进去,反而增加脾胃的负担,黑芝麻就很平和,不会给脾胃造成过重负担,当然吃法上还是最推荐九蒸九晒黑芝麻,更容易被身体吸收。

里面的成粉只有黑芝麻和蜂蜜,老人啊孩子啊都可以吃,气血虚的人尤为适合。

晋朝葛洪道长所著古书《抱朴子》记载,黑芝麻只有经过九蒸九晒,才能充分发挥养生功效,此法后来受到药王孙思邈和药圣李时珍的推荐。九蒸九晒黑芝麻的古法工艺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

那么,为何要如此麻烦地反复九遍蒸和晒呢?首先,是为了使芝麻易于ch。

我们平时吃芝麻,通常是炒一炒就吃了,其实此时的芝麻仍接近于生芝麻,因油腻而难以消化。从肠胃中走过一遭,人体未得其福,反受其害。经过九蒸,芝麻里的营养成分能够彻底分解,油腻性大为降低,更利于人体吸收。

食材:黑芝麻500克,黑豆100克,黑米100克、蜂蜜各45克

制作工艺:

每次将5斤饱满的黑芝麻,用水洗净,放在笼筐上蒸熟,晒干,再蒸一遍,再晒干,这样重复蒸晒九遍后,芝麻皮自然脱落,去掉,将剩下的芝麻仁炒香,将芝麻处理成微粉。再用白蜜调和,做成约10克的蜜球。

脾胃好的可以饭前吃,脾胃稍差一点的饭后吃,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用黄酒、淡盐水、米酒、温开水送服,容易上火的话,可以用温开水就着吃。

消化不良:气血虚的根本原因

夏天第2个偷走气血的事情就是:消化不良。夏天阳气在外,腹中虚寒,阳气少,消化功能本来就比别的季节弱一些。这时候天气热,很多人胃口差就不好好吃东西,或者吃很多寒凉的、油腻各种不好消化,需要脾胃大量的阳气来吸收的食物。

夏天脾胃最弱,吃的又特别费脾胃,一不注意,脾胃扛不住了,或者不想抗,自暴自弃了,就很容易消化不良或者腹泻。

“有钱勿买六月泻”,为啥呢?夏天多汗,如果再腹泻,则内外俱伤,损耗津液气血,令人虚弱。出汗多是消耗多,腹泻是身体吃了吸收不了或不吸收,食物只是穿肠过,一点营养也不留不下,身体入不敷出,自然越来越虚。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夏天便便不容易成型,不一定会每天腹泻很多次,但脾胃弱,消化差的表现会很多。

首先是胃口差,不想吃东西,其次是吃完东西脾胃不舒服,胃胀胃痛或者恶心,最后就是便便问题,不成形或者粘马桶,甚至每天跑厕所很多次。

身体一般都会储存很多气血,偶尔几次消耗,也能抗得住,不会感觉特别难受,但会因为储存的气血没了,慢慢的瘦下去。

然后在秋天进补的时候快速的反弹胖回来,那时候补的就不是平常存在身体里的气血,而是脾虚运化不了的痰湿了。

身体就这样在每年的夏天被消耗根本的气血,秋天补充一点点气血和痰湿,然后你就会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做,却越来越虚,湿浊越来越多。

越是上了年纪越是感觉夏天难受,秋天胖得快,但还是没力气。

夏季预防消化不良最好的方法就是:1、少寒凉油腻,2、温阳脾胃。

《四季防病预决》:“夏至以后到秋分,须慎肥腻、饼臛、油酥之物,盖此物与酒浆瓜果相妨,病多由此而起”。

天气热了可以吃点凉的,但不要贪多,可以生吃些蔬菜瓜果避暑清热,但最好少吃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东西,尤其是凉的油腻的食物。

饮食上可以吃些醋泡生姜。

姜性温热,为温阳之物,又辛辣,用它来驱散脾胃内的寒气再适合不过了,《药性类明》也曾写道,“生姜去湿,只是温中益脾胃,脾胃之气温和健运,则湿气自去矣。”

很多人担心夏季吃姜上火,那是没有吃对,可以用醋泡生姜,醋是酸的,起收敛效果,可以中和姜的辛辣之性,我们贪凉的人,夏季忍不住吃冷饮,吹空调,就得把脾胃暖起来,早上吃两三片醋泡姜,会把寒凉带给我们的伤害降低。

强烈推荐每天早上和早饭一起吃。早晨7~9点正是人体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最能升阳气。而且一早上就胃口大开的感觉不要太好。

早上就吃三片,酸的过瘾,辣的温顺。孔子也是爱姜之人。子曰:不撤姜食,不多食。凡事都不要过量。嚼一嚼,姜和醋的味道完美结合,很脆很香,一开始在喉咙这里,有一股热乎劲儿,慢慢顺到胃里,暖暖的,特别舒服,湿热质的我,吃了三天,也没有感觉到上火的迹象,醋的收敛功效果然厉害。

姜吃完了,还会剩下一些醋,被姜加持过的醋,更加开胃、助酸、止痛。如果你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酸严重缺乏,或是吃得太过油腻的时候,腹泻的时候,都可以喝上一点,缓解不适。

如果你没时间做,或者对姜的品质有很高的要求,这里推荐这款现成的铜陵白姜做成的醋泡生姜,良心手作,无添加。

好吃的姜,是能让不喜欢吃姜的人,也爱上了吃姜,并且在身体里默默发挥作用。

我们找到了一款绝好的即食品。对比了不下10家供货商,试吃之后,这款接近满分。一点乱七八糟的添加都没有,良心手作,现成的无添加的醋泡姜。

无添加:酸是养肝的,如果又吃了很多添加剂,需要用肝来代谢,肝反而受累,得不偿失。

老陈醋:姜要嫩的铜陵姜,醋要老的。泡姜的醋,选用最正宗的老陈醋,他们的陈醋酿制技艺,是国家认可的老陈醋酿制技艺,被纳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铜陵白姜:系铜陵“八宝”之一,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作物。 铜陵生姜经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科学鉴定,属白姜,排姜类型。鲜姜皮为白略呈黄色,姜块成佛手状,瓣粗肥厚。姜指饱满,色白鲜嫩汁多,味辣而不呛口。铜陵生姜以“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等特色而久负盛名。

“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吃点姜,来提振阳气,暖一下虚寒脾胃!

交流一下
抢沙发
12
share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