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医学

2023-06-27 09:11 恩施 | 品牌企业,湖北京美传媒官方帐号,健康领域创作者

味精作为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类调味品,由于在制作食物的过程中适当添加一些味精,能够起到丰富食物口感的作用,因此获得了很多人的喜爱。

但最近几年来,味精也一直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存在,一系列有关“味精致癌”的新闻,让不少人选择对味精视而不见,但实际上,“味精致癌”的说法并不可信,虽然过量摄入味精确实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但它的致癌性却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作为支撑。

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组成成分,当加热的温度高达120摄氏度以上时,谷氨酸钠就会与其他物质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而转化为焦谷氨酸,而人们之所以认为味精具有致癌性,其实就是因为焦谷氨酸是一类有致癌作用的成分,但实际上,除了刻意将味精加热到一定温度外,我们在日常做饭的过程中,并不会实现这一温度值。

因此,大家还是要辩证看待味精,对于一些谣言,也要学会分辨。另外,要想健康的使用味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只需要注意做好以下这3点就可以了。

1.把握好用量

据相关科学研究表明,人体适当食用味精并不会对自身健康造成任何不良影响,而适当摄入味精,反而还会对身体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味精中所含有的谷氨酸钠在与血胺发生结合后,就会形成一种名为谷氨酰胺的物质,而这种物质其实就是人体内蛋白质在代谢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产物,也就是说,适当食用味精,其实能够帮助人体增加谷氨酰胺的产量,进而加速蛋白质在体内的合成。

不过,若是味精摄入量超出了一定标准,那么就很容易促使机体出现内分泌紊乱等病症表现,并对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保证每天的味精摄入量不超过5克,只要能将用量把握好,基本就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伤害。

2.把握好时间

大家在日常烹饪食物的过程中,也要把握好放入味精的时间,为了避免味精内的谷氨酸钠成分转变为焦谷氨酸,建议大家最好在食物烹饪好,且准备出锅的时候,再放入味精,此时,锅内的温度会有所降低,而谷氨酸钠转变为焦谷氨酸的条件也会不复存在。

3.注意用法

如果大家是要制作一些凉拌菜,那么就不建议在其中放入味精了,因为在制作凉菜的过程中,大家通常都会加入较多的醋,而醋会对凉菜的酸碱度造成影响,使凉菜呈现出弱酸性,而在这种情况下,味精的溶解度就会明显降低,以至于人们在食用过程中,会感受不到菜品的最佳口感。

不仅如此,如果大家平时比较习惯于烹饪一些较为重口味的菜品,那么也不建议在制作过程中添加味精。

总而言之,大家在味精的使用方面并不需要存在太多的顾虑,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注意以上这3点,那么往往就不会促使身体受到较为明显的伤害。

另外,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患者而言,食用味精可能会促使自身的病情程度进一步加深,因此,如果自身病情本身就比较严重,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就一定要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结构,对于味精这类调味品,也一定要做到严格拒绝,千万不要为了一味地追求口感,而将自己的身体健康推上风口浪尖。

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合理的进行治疗,并严格管理自己的生活、饮食,才能更好地使疾病尽快恢复。

【本图文由“千金芳”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子一,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share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