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资讯

2023-12-26 09:37 漯河 |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随着大部分地区气温降至0℃以下,全国入冬进度条不断加载,也迎来了护骨养骨的关键时刻。
默默支撑全身的骨骼,其实是个特别怕冷的器官。
冬季养骨重在防寒保暖,《生命时报》采访专家教你让骨骼暖起来,并规避冬季运动不当带来的骨损伤。
受访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综合科主任 王尚全
本文作者 | 生命时报记者 施婕
本文编辑 | 单祺雯 徐梦莲
冬季:养骨重点时期
王尚全教授从事骨伤科临床工作30年,他认为,骨头其实最怕冷,筋骨遇寒会出现酸痛、麻木、水肿等症状,也会增加骨折风险。
冬季为何是养骨重点期?
筋骨怕寒,不养护容易受损
寒气会使经络中气血运行的速度变慢,气血瘀滞,从而出现骨关节麻木、酸痛。
寒气也会使骨骼、关节周围的肌肉收缩痉挛,弹性变差,对筋骨、关节的保护变弱,导致其容易松动、不稳。
冬季本身就是养生好时机
万物藏于冬,人在冬季也处于收藏状态,具有向内吸纳的特点,此时补充营养更容易被吸收,从而使气血旺盛,使筋骨的抗病能力增强。
骨病高发,与「运动」关系密切
中医认为,人体结构中骨为干、筋为刚、肉为墙,因此各种关节、筋脉、肌肉也与骨头的健康有关。
专家说,骨类疾病的高发和患者年轻化的趋势,都与「运动」脱不了关系:
“有的患者本身软骨已开始退变,还每天走近2万步,导致膝关节病越来越严重。
有的年轻患者动不动就爱跑个马拉松,使得膝关节长时间负重,出现骨髓水肿。
因健身时肌肉拉伸过度、用力过猛导致胸大肌撕裂的病例也明显增加。”
!
运动不足
人们工作时间长、伏案多,尤其在冬季走动少,运动量普遍不足,导致颈椎、腰椎疾病高发。
对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颈椎失稳等病症来说,运动不足导致肌肉力量差,降低了对筋骨的保护,是重要致病因素。
从左到右依次为正常骨骼、骨质疏松的骨骼、骨折
另外,年轻女性群体骨质疏松高发,也与运动不足密切相关。
!
运动不当
冬季是运动损伤导致的骨伤疾病高发季节。
运动不当对筋骨、肌肉造成伤害的情况也很常见,其中包括运动量过大、运动时间过长、动作幅度太大、忘记热身或热身不足等。
冬季养骨注意4件事
治骨病最好的方法是消除疾病产生的基础,即中医所说的“治未病”。在未出现明显症状时进行保健,在康复阶段科学防护,都有助保持筋骨健康。
冬天是养骨的关键时期,养护应侧重以下4点。
适当吃温热、黑黄色食物
肾主骨生髓,而脾是人体“后天之本”,是肾保持健康的重要辅助;
根据中医“五色饮食”理论,肾主黑、脾主黄,冬季可适当多吃黑木耳、黑扁豆、芝麻等黑色食物和坚果等黄色食物调脾补肾,使骨骼坚固充实。
冬季适当多吃些牛羊肉等温热食物,利于气血通畅,预防骨关节酸痛。
避免运动损伤
冬季运动前应充分热身,寒冷使肌肉收缩、关节僵、应激力变差,如不活动开,易造成外伤。
选择专业的运动场所,心肺有疾患的人要去温暖、通风、有急救设备的专业运动场所,并随身携带药品。
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
八段锦
有助稳定关节,适合颈椎、腰椎和关节炎患者。
太极拳
对膝关节压力较大,不建议膝骨关节炎患者尝试。
羽毛球
适合颈椎病患者,但奔跑、急停、起跳大力杀球等动作对膝关节不利,同样不建议膝骨关节炎患者尝试。
平板支撑
能训练腰肌、腹肌、腰椎,时间可长可短,适合核心肌肉力量薄弱者。
小燕飞
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练习,但腰椎不稳的人要慎练。
游泳
可减轻腰背痛,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但冬季应减少游泳次数,避免湿寒进入体内。
别让筋骨受寒
出门要加衣、入室要减衣,注意保暖防寒始终是养骨不能忽视的要点。▲
来源:生命时报
交流一下
2
92
share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