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养生谈

2024-01-04 22:28 杭州 | 电商达人,杭州拾山味网络科技官方帐号,健康领域创作者

我国凡是适宜农耕的地方,都会有一个“数九”的习俗,通常这“数九”,以九天为一九,共要数九次,其中因为前三九最为寒冷严酷。

故而这三九,即9天便被民间称为“三九严寒”,在三九严寒期间,通常存在冬邪时疾频发的问题,所以古人每逢三九,必是会做好一系列的养生保健工作的。

虽说入三九白天将会变长,夜晚也将慢慢缩短,所以自然界的阳气也会缓缓升腾,但自然却远比我们想的复杂,虽说三九期间阴气运动会有所变缓,但是阴气的总量却处于一个持续增长的过程,而三九严寒,正是这个阴气抵达顶峰的时段。

因此在如今仲冬与季冬交替的时期,即也是阴气即将达顶的时候,以下给各位看看三九天具体是哪几天(今年与明年):

今年的三九天时间表为:

  • 三九:2024年1月10~18日。

另外,因为今年性主气,且太阳寒冰,加之阳明燥金的影响,所以今年的三九较往年来讲会更为肃杀,且更加寒冷,同时气温也容易起伏不定。

因此今年秋冬的气温,因为不太稳定的原因,所以往往呈一种“骤冷骤寒”的倾向,加之癸卯年性水寒多金,而人体也因此很容易出现上热下寒、畏寒畏冷、干燥上火、阴虚湿热等因内火不调而产生的问题。

故而一定要在今年的三九里注意这两件事,一般只要把这两件事都处理好了,即便这个冬你忘了滋补,你的身体也一样会很好!

第一件:过犹不及,防寒保温更如是

一般夏季炎热,我们便会喜凉厌热,而到了冬季,我们身体便会喜暖畏寒,所以这天气一旦变冷,我们身体便会不由自主地要求我们去温暖的地方,去穿更厚的衣服及吃更暖的食物。

但是同样,如果真的完全顺从自己,那就会掉到了自然的陷阱里,正如《遵生八笺》所说:“仲冬之月,寒气方盛,勿暴温暖,勿以炎火炙腹背,勿食火焙肉食,勿以烫水沐浴。”

这里的意思就是在说,即便仲冬再冷,人体也不该处于过于温暖的地方,尤其不要因为寒冷而使腹背贴近太暖的地方,吃饭的时候也不要吃用明火直接烘焙的肉食,同时也不要在冬天用过烫的水去洗浴。

举个例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冻豆腐,没冻的豆腐内部的蛋白质组织尚且正常,可一旦受冻再用热水去激,那么这冻豆腐冻的再好,也会烂成一滩泥水。

人体同样,明明身体已经抗住了严寒的折磨,倘若你这时回家想直接开空调,甚至用热水把寒气逼走,那么最终这身体也会受到跟冻豆腐一样的伤害。

所以任何时候的养生都要记住“过犹不及”这个成语,太过了,反而不好,不仅养生如此,很多事情也是如此,而在三九天做好防寒保温工作的时候更是这样。

第二件:脾胃虚弱、上热下寒,可以吃它‍

冬季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脾胃问题,这种胃疼是隐隐的疼,一过饭点就疼,此时若是吃点东西胃里就能舒服很多,但是稍微吃多一点儿又开始疼,或是吃完没多久开始疼。

脾胃虚弱的原因太广泛了,像是思虑伤脾,肌肉过劳或过逸会伤脾,饮食不节,无辣不欢,吃多了寒凉也会伤脾,但无论哪种原因,脾胃伤了一定会导致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营养无法被吸收运化,时间长了,我们身体就会营养不足,气血不足,身体越来越虚弱,不光胃疼,还总是容易疲惫,劳累,易生病。

这种情况,就需要慢慢调养,多吃一些脾胃喜欢的食物去养,把脾胃运化能力健养上来。

调养脾胃方面,我们可以从古人那里借鉴经验。自古注重脾胃养生的人很多,明代就有这么一位御医陈实功,为了当时脾胃虚弱的皇子研制了一款糕点,主要是健脾养胃,日日可以食用。

利用的是八种天然食物的养胃健脾特性,有太子参或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薏米,芡实,白扁豆,莲子,山楂和炒麦芽,而且他自己也尤为重视脾胃的健康,日日食用,陈实功在《外科正宗》称其为:“服至百日,轻身耐老,壮助元阳,培养脾胃,妙难尽述”。

到了清代,这个方子被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看中,到了晚年也日日食糕,这个健脾养胃糕,就是八珍糕,做法很简单,只需将太子参20克、白术30克、茯苓50克、山药50克、薏苡仁50克、芡实20克、白扁豆20克、莲子肉50克、生山楂30克、炒麦芽30克打磨成粉,加入面粉和鸡蛋揉成面团,之后用模具压出形状,蒸熟或是烤熟皆可。

天然果实的味道,吃下去味道纯正,营养十足。若是懒得制作,也可以常年备上几盒这种糕点,就当零食吃,每天来2块,轻松养好脾胃。

这款糕点我们在传统的配方上,加以升级,结合了现代人的体质特点,脾胃需求,以及对口感的要求都有所升级,酥酥的,非常细腻,小朋友都喜欢吃。而且期间拜访了多位国医大师,结合他们的建议,研制出一款地地道道的健脾养胃糕点。

去掉党参白术,增加砂仁、麦芽、鸡内金、山楂等。鸡内金是化积的好物,但凡脾胃中有瘀堵,鸡内金都可以疏通,清理掉,为后续食材发挥性味清理障碍。

砂仁化湿,有辛香温散的特点,入脾胃经,善芳化中焦之湿浊、温理脾胃之滞气,具有良好的化湿开胃、温脾理气之效。

麦芽甘平,行气健脾,尤其擅长化淀粉性食物,同时还有疏肝理气、解郁之效,秋季受肃杀之气影响,人的情绪不稳定,容易抑郁伤,肝气郁结,有了麦芽助攻,也不必太过担心。

我们养生里有一个常识,就是滋补的时候,首先得祛除体内的湿气,湿气不除,就会影响滋补的效果,茯苓和薏苡仁就是祛湿最好的食材。

茯苓的健脾是通过泄湿来完成的,脾土最讨厌水湿,茯苓的存在可以帮助脾土清除水湿,使脾气上升。薏米健脾利水,主要祛除我们体内的湿浊之物,性味是往下走的,与茯苓刚好相配,一升一降。

莲子肉清心醒脾,补中养神;芡实是收敛的,补脾止泻,帮我们把这些补进去的都给固住,不流失;山药健脾益气,这三味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补脾的同时,有收涩的作用。

这款古方八珍糕,有补有通,有升有降,平和不偏,用山药去补,用茯苓去疏通;用莲子去补,用山楂疏通;用麦芽去补,用鸡内金疏通。薏米微寒,有砂仁的温和之性去化解,使整体达到平衡,补而不腻,补中有疏。

在做糕前,需把所有食材打粉混合,与小麦粉一起融为一体,由老师傅们和面,团,之后送入烤箱中低温烘焙而成,更能锁住其中的营养。

闻之,特有的八种食物混合的谷香扑鼻而来,食之,软糯细腻,经过烘焙后,食物中特有的焦香被激发出来,越嚼越香。而且不添加蔗糖,还原食物本身的味道,更为健康,吃甜者也能放心食用。

一口咬下,带有酥酥的感觉,非常细腻,各种果实清淡的香味在口中交织融合,越嚼越香,经过烘焙,小麦的焦香,鸡蛋醇厚的口感被激发出来,口感非常丰富有层次,而且不干不噎,小朋友可以选择无人参版,每天来上1块。大人每天2块,轻轻松松养好脾胃。

第三件:顺应自然,以静制动更安全

因为今年的冬季受燥金的影响,所以本年度我们身体会更加容易出现上火伤阴的情况,关于这点,《冬令修养法》曰:“仲冬之月,寒气方胜,勿伤冰冻,勿以炎火炙腹背,毋发蛰藏,顺天之道.....君子当静养以生。”照此来看,偏火偏炙的东西我们就不要接触了,就比如背部艾灸什么的,最好能停就停一停。

此外,“君子当静养以生”就是告诫我们冬季不要过度运动,同时还需养好自己的身体,可每逢冬月,这清晨街上都不乏一些狂热的运动爱好者,一般天还没亮,他们就已经起来整装待发准备运动了。

这里需要跟大家说的是,冬季运动切忌太早及出大汗,加上如今寒风骤起,平时最适宜运动的清晨现在也是寒彻无比,所以如果此时不加以留心,然后大动身体从而挥汗如雨的话,必然会给风、寒二邪以可乘之机。

而如果你实在热爱运动闲不下来,那么建议在时间选择上避开清晨与黑夜这两个阴气最足的点,然后把运动的时间选择在冬季阳气较足、温度较适宜的午前或是午后,另外运动的幅度也需加以控制,如出汗的程度,最好控制在“微发而未泄”的程度。

说完了静,然后我们再说说养,一般在冬三月,民间自古便有滋补的习俗,所谓:“冬天进补,开春打虎。”这冬季补的好不好,正决定了你来年春季这身体旺不旺,但这里的补可不是乱补,瞎补一气有啥吃啥反而会伤害到我们的身体,使它变得不再稳定,为此冬季滋补,还需挑“肾”先行。

古人认为,冬季上应寒水,下主肾微。所以这冬季自然便要以养肾为主,而一个人的肾是好是坏,正和这个人的状态息息相关,因此只有在冬季补好了这个肾,接下来才能在新的季节里展现出一个向上的面貌来。

其中肾最爱者,当以黑色系的食物和可食用的种子为佳,如黑豆、黑枸杞、黑芝麻等,正是极其适宜冬季进补的食材。而在这些黑色食物中,最为著名且名声最好的食物就当属黑芝麻了,依民间“早晚嚼把黑芝麻,活到百岁无白发。”这句谚语来看,这黑芝麻的食疗效果可谓杠杠的。

关于吃黑芝麻有啥好处,《本草新编》曾言:“芝麻性润而汁乌,乌自入肾,既入肾,自能润髭矣,况又通任督之脉乎。”加之《神农本草经》也说“(黑芝麻)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久服轻身不老。”

但即便黑芝麻如此“神效”,但很多人却吃不来它,这是因为很多人认为黑芝麻仅需单纯入菜或者做成糊糊即可,却殊不知这是最愚蠢的一种办法,关于这点道士们就说的很直白:“世上都说芝麻好,可惜凡人生吃了”

而像一般的吃法,如撒在米饭上装饰也好,佐以沙拉轻食也罢,其实这种干吃芝麻无什么食疗价值,依照黑芝麻的属性而言,如不经特殊炮制,直接进服不仅胃受不了芝麻的高油、高纤维属性,长此以往盲目生服甚至最后还会损伤脾胃。

因此对于黑芝麻的炮制方法上来说,自古就有讲究九蒸九晒的传统做法,如清代冯楚瞻《冯氏锦囊秘录》记载黑芝麻道:“抱朴子服食胡麻法,用上党胡麻三斗,淘尽蒸令气透,日干,以水淘去沫,再蒸如此九度,去壳炒香,为末,白蜜枣膏丸,弹子大,每温酒化下一丸,日三服。忌毒鱼、狗肉、生莱菔。至百日能除一切痼疾,一年而色光滑不肌,二年白发变黑,三年齿脱更生,久服长生不老矣。”

所以经过九次蒸煮,芝麻中的营养才能彻底的释放,此时油性亦会被稀释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从而更易于人体吸收。那么虽然有了黑芝麻的炮制方法,那么要怎么吃它的效果才更好呢?

首先,我们每天最好服食两枚黑芝麻丸,早晚各一,进补讲究的是循序渐进,黑芝麻吃多了,反而有损肠胃,正所谓:“过犹不及”其次,吃黑芝麻的时间最好在饭前服用,而肠胃功能较弱的人则最好在餐后服用。再者,建议用黄酒、淡盐水、米酒、温开水佐食而下,其中对于易上火人群则建议用温开水即可。

交流一下
抢沙发
5
share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