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医生科普

2022-12-11 10:55 长沙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焦不通怎么治疗?一张古方,清上焦,通中焦,利下焦

“敲打三焦经、气顺百病消”

三焦的说法源自于中医,在西医上,三焦对应的说法就是整个内分泌系统,由此可见三焦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人们常说三焦经是女人的美容经,三焦通则百病消,这些话都不无道理。在中医看来,三焦经是人体血、气、水的一个通道。要知道整个人体的运作就是在运作这些东西,如果三焦经这条交通主干道发生拥堵,那后面就会出现一系列的故障。

三焦到底讲的是哪三焦?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人体本身并没有严格地把身体划分成为三焦的说法,所谓的三焦其实也就是一焦,只是站在中医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一个区分,方便大众的理解。在中医眼中,三焦中的上焦是用来呼吸外来的新鲜空气,并且接受中焦运作下产生的能量,运输到全身;中焦就是负责的消化系统,负责消化食物产生能量;下焦是人体最深层的部位,就像一个大仓库一样专门用来出储存精气。

简单来说。三焦共分为上中下三焦,其中上焦主气,主管区域是心和肺,中焦主血,负责掌管体内的肝胆脾胃;下焦主水,它负责的区域是大肠、小肠、膀胱以及女性的子宫,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三焦经是女性的美容经。

这样看来的话,三焦不仅仅是上、中、下三个区域的划分,同样也是外、中、内的协调配合。

三焦不通都会有哪些表现?

上焦不通

上焦是主要负责气的运行,属于是呼吸系统,如果气受到阻碍,相对应的就会出现经络的堵塞,并且气血凝滞不前,比较常见的反应就是出汗异常、反复感冒、怕冷、经常打喷嚏、容易过敏、皮肤瘙痒等等。

中焦不通

中焦是主血的,属于消化系统,当中焦通畅,消化就会出现问题。比如口臭、嘴巴里味道重、消瘦或者肥胖、体虚无力、脂肪含量高、肌肉少、便秘、高血脂等,就是中焦不同的典型表现。

下焦不通

下焦主水,所以相对应的就是属于泌尿生殖系统,小腹、腰肢都是下焦的主要所在地,当下焦表现异常,被阻碍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发出一连串的警告。例如精力不足、四肢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手脚冰凉、尿床、怕黑等等综合症状。

既然三焦如此地重要,那么三焦不通到底该如何治?才能够实现清上焦,通中焦,利下焦?真正拥有健康好身体?一张古方给你答案。

这张疏通三焦的方子源自于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主要用到的药材有这八味,他们分别是杏仁、白蔻仁、生薏苡仁、半夏、厚朴、白通草、滑石、竹叶。在这个药方当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杏仁、白蔻仁、生薏苡仁。

在中医上认为,杏仁是宣发肺气的,也就是对呼吸系统有帮助,可以疏通上焦;而白蔻仁的作用主要是健脾燥湿,专门疏通掌管消化系统的中焦;生薏苡仁则负责的区域就是下焦,主要是能够利水渗湿,特别是能够调理气血,畅通气、血、水三者的运作,起到三焦同时进行调理的目的。

而在这张药方子当中的半夏和厚朴,他们更多的是起到一个提高主药的吸收运行效率的作用,帮助气血运行,让前三味药的运行更加通畅,行气消积,防止通路的堵塞,能够化湿行气。维持体内的平衡,提高身体免疫力,疏通三焦。

白通草、滑石、竹叶则起到的是辅佐的作用,用来散发体内的热。中医非常讲究平衡,阴阳、五行等等都格外注重这一点,这三味药发挥的功效也是去维持体内的平衡,能够清热解湿气,提升体能素质,降低三焦拥堵的可能性。并且还可以生津除烦,简单来说就是帮助平复焦躁的心情,保持心态平衡。

这八味药综合在一起共同体现了调气为先的理念,一起去化解体内的湿热。当湿出现在上焦的时候,就需要去清除上焦的肺气;当湿出现在下焦的时候。则需要将中焦的脾气运行起来,疏肝解郁,也就是疏肝气;当湿出现在下焦,这张药方就可以利下焦膀胱之气和肾气。总目的都是为了疏通三焦。

除了这张药方之外,下面这两种按摩手法也能帮助疏通三焦,强身健体。

第一种:拍打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在胳膊的外侧,重点是要拍打经络才能有良好的效果,两边的手臂上都有这样的经络,在拍打的时候舒展手掌,轻轻拍打,每次至少持续五分钟以上,只要有时间每天都可以坚持多做几组,在拍打的时候注意力度,不可太多用力,手法轻柔拍准位置。另外,在两边都拍打完成后,可以按一按周围的穴位,帮助肌肉放松。并且在经络被打开的情况下进行的按压会更有作用。按压的时候可以用一点力度,一定要把穴位给按开。

第二种:八段锦

清晨的公园,总能够看到一些满头白发却依旧神采奕奕的老爷爷们练太极、八段锦,其中八段锦有一个招式就是托天理三焦,这就是专门用来疏通三焦经的。手法也很简单,就是将手托高,想象自己手里面攥着一个大球,从胸腹一直到头顶,身体尽量拉伸。如果做的小哦过到位的话,能够很明显感受到筋骨舒畅,浑身被打开。

(《三焦不通怎么治疗?一张古方,清上焦,通中焦,利下焦》人名均为化名,标题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配合叙事。尊重原创,请勿抄袭转载。)

交流一下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