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百度首页

痛风发病机制

近期发布11月4日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乐天主任医师风湿免疫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 全国第76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使尿酸盐在关节及周围组织中沉积而引起的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涉及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盐沉积等。

1、嘌呤代谢紊乱

  • 尿酸生成过多:人体中的尿酸主要来源于嘌呤的代谢,嘌呤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最终生成尿酸。如果嘌呤代谢过程中某些酶的活性异常,就会导致尿酸生成过多。
  • 尿酸排泄减少:正常情况下,人体生成的尿酸约三分之二通过肾脏排泄,三分之一通过肠道排泄,如果尿酸排泄过程中出现障碍,就会导致尿酸在体内蓄积。肾脏是尿酸排泄的主要器官,如果肾脏功能受损,如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酸中毒等,就会导致尿酸排泄减少。

2、尿酸盐沉积

  • 关节腔沉积: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腔中沉积后,会激活补体系统和白细胞,释放出多种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等,引起关节炎症反应。
  • 软组织沉积:尿酸盐结晶还可以在软组织中沉积,形成痛风石,痛风石是由尿酸盐结晶沉积在皮下、关节周围、软骨、骨质等部位形成的结节状肿物,痛风石的形成会进一步破坏关节和周围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3、遗传因素

  • 遗传因素在痛风的发病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某些基因的突变有关,如编码尿酸转运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导致尿酸排泄减少,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

痛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严格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食用量,保证充足饮水,促进尿酸排泄。适度进行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注意关节保暖,尤其是在寒冷季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度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