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笔记

欢迎大家多多关注我们
1/3

耳部解剖—中耳
中耳腔是含气腔,位于内、外耳之间,是传导声波的主要部分,中耳的三个重要结构:鼓膜、听小骨、咽鼓管。
1.鼓 膜:正常的鼓膜是半透明的,呈灰白色到粉红色,电耳镜检查耳朵时,在鼓脐与鼓膜底的反射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反光区,称为光锥。
2.听 小 骨:听小骨为人体内最小(如米粒大小)
且互相连接的一组小骨。
由外到内分别为锤骨、砧骨、镫骨,形成听骨链。当声波振动鼓膜时,3个听小骨成一杠杆串联运动,使镫骨底在前庭窗上来回摆动,将声波的振动传入内耳。因此,听小骨链是维持听力的重要结构。
3.咽 鼓 管:咽鼓管为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管道,成人全长约35~40mm。在静止状态下形成闭合裂隙,可以防止鼻咽部分泌物,
细菌进入鼓室。在张口,吞咽、咳嗽等时,咽口开放,使空气进入中耳,维持鼓室内外气压平衡。当鼻咽部炎症等引起咽口阻塞时,鼓室内的空气逐渐被吸收,内压下降,于是鼓室内陷而影响听力,并有耳痛,耳鸣和耳闷等症状。鼓室口约高于咽口22.5cm,
于水平面约成40度角,利于中耳液体排出并预防感染。小儿的咽鼓管接近水平位,平直、短、管腔大,而且处于开放状态,故小儿的咽部感染易经此管传入鼓室,常导致中耳炎。

2023-10-30 23:42
交流一下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