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上皮由哪两类细胞构成
近期发布10月24日
王和金主任医师普外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 全国第19
在临床上,肺泡壁很薄主要由单层肺泡上皮组成。相邻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称肺泡隔,肺泡上皮主要是由Ⅰ型肺泡细胞和Ⅱ型肺泡细胞组成。
1、Ⅰ型肺泡细胞:细胞除含核部略厚外,其余胞质部分扁平非薄,厚约0.2μm,光镜下难以辨认。I型肺泡细胞覆盖肺泡约95%表面积,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
电镜下,细胞质中可见较多小泡,内有细胞吞入的表面活性物质和微小粉尘,小泡能将它们转运到间质内清除。
肺泡上皮细胞之间均有紧密连接和桥粒,以防止组织液向肺泡内渗入。Ⅰ型上皮细胞无增殖能力,损伤后由Ⅱ型肺泡细胞增殖分化补充。
2、Ⅱ型肺泡细胞:细胞呈立方或圆形,散在凸起于Ⅰ型肺泡细胞之间。
覆盖肺泡约5%表面积。细胞核圆形,细胞质着色浅电镜下,细胞质富含线粒体和溶酶体,有较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核上方有较多高电子密度的分泌颗粒,因颗粒内呈现同心圆或平行排列的板层状结构,故称板层小体。
其内容物为磷脂(主要是二棕榈酰卵磷脂)、蛋白质和糖的复合物。
细胞以胞吐方式将内容物分泌到肺泡上皮表面,铺展形成一薄层液体膜,称表面活性物质,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大小的重要作用。
呼气时肺泡缩小,表面活性物质密度增加,降低了表面张力,可防止肺泡塌陷;吸气时肺泡扩大,表面活性物质密度减小,肺泡回缩力增大,可防止肺泡过度膨胀。
某些早产儿其Ⅱ型肺泡细胞尚未发育完善,不能产生表面活性物质,致使婴儿出生后肺泡不能扩张,呼吸困难,以致早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