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儿聊健康

健康生活,从日常做起
1/9

总结实验动物麻醉方法及注意事项!
麻醉时需要注意什么?
(1)保温
动物在麻醉期间体温易下降,可将动物置于循环水恒温垫上进行保温。
麻醉期间,动物的体温调节机能往往受到抑制,出现体温下降,可影响实验的准确性。既往,很多人没能重视体温对于动物的重要性,动物在麻醉后、手术中、手术后的体温与动物死亡率密切相关。在寒冷冬季,麻醉剂在注射前应加热至动物体温水平。动物的麻醉期尚未过时,要注意动物的保暖(37℃)。
保温的方法有,实验桌内装灯,电褥,台灯照射等(在撰写文章时,将这些内容写进去,会给编辑留下较好的印象。)。无论用哪种方法加温都应根据动物的肛门体温而定。(动物正常的肛门温度参考值:大鼠37.5℃,小鼠37.5℃,家兔39.5℃,豚鼠39.5℃,狗38.5℃,猪39.0℃,羊39.5℃,猴39.0℃)。
(2)观察
使用麻醉剂过程中随时检查动物的反应情况,如随时观察动物的肌张力、角膜反射、呼吸频率、夹痛反射等指标,避免动物出现死亡;
(3)药液浓度
配制的药液浓度要适中不可过高,以免麻醉过急造成动物死亡;但也不能过低,以减少注入溶液的体积。
2、禁食禁水?
实验前,动物应禁食禁水。其目的是防止动物胃肠道胀气、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常见的实验动物先天性无呛咳反应,倒是不用担心异物吸入。禁食禁水也更方便我们在麻醉前准备称量动物体重,此时麻醉用量更为准确。术前一天晚上开始禁食禁水,对于大动物而言,禁食至少要达到10-12小时。
3、如何确认动物已完全麻醉?
以小鼠为例,麻醉起效:小鼠仰卧时心跳及呼吸均匀、肌肉松弛、四肢无活动,胡须无触碰反应,踏板反射消失,即视为达到完全麻醉状态。若小鼠的前肢开始抖动即判定为开始复苏。手术过程中如果发现动物抽搐、排尿,说明麻醉过深,应立即进行急救。
4、若小鼠出现复苏迹象怎么办?
若实验还没有完成,小鼠接近苏醒,需及时将麻醉瓶(气麻)放在动物口、鼻处,给予辅助吸入麻醉或可临时适当补加麻醉剂,一般每次补加剂量不超过注射总量的20%到25%。

2023-08-06 14:09
交流一下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