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经典中成药剂型(十):锭剂
中成药的锭剂来源于宋代,如和剂局方的紫金锭;元代罗谦甫,卫生宝鉴的保生锭;明代证治准绳的坎宫锭、离宫锭,经验方的万应锭;清代东医宝鉴的蟾酥锭等,都是锭剂的代表。
药锭可供内服或外用,亦有内外兼用者,外科应用较为广泛。锭剂易于吸收,发挥疗效快,使用方便,利于储存,不易走失药性。
锭剂的制法:将药物轧成细粉,用不同的赋型剂(一般用糊,有的用米糊或面糊,或用蒸饼糊等),搓合为锭,制成纺锤形、圆锤形、长方形等不同形状的固体剂型,以疗疾病。
锭剂的造型根据使用方法不同而定。如纺锤形适宜内服吞咽,多用于内服,如万应锭;圆锤形及长方形便于研磨涂敷,如紫金锭、蟾酥锭等。
有些成药实属丸剂而称其为锭,其制备方法 是采用蜂蜜作为粘合剂制成的蜜丸,它只能 内服不能外用,例如:治疗小儿惊风抽搐的 定搐化风锭;以及治疗小儿停食停乳,消化不良的至宝锭;还有治疗妇科病外用的下藩锭。这些品种只有“锭” 之名而无锭剂之意义。
2022-09-08 20:25北京
交流一下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