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在线
百度首页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急性肾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高祎副主任医师肾脏内科门诊

西安市第三医院
三甲

急性肾衰竭(arf)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肾功能短时间(数小时至数周)内急剧下降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无尿或少尿、尿素、肌酐等代谢废物潴留、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常常危及生命。

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常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三种。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约占55%-60%,常见病因主要有:外伤,手术,胃肠道出血,产后大出血,呕吐,胃管丢失,腹泻,药物(利尿剂、脱水药)、渗透性利尿(严重血糖升高、bun升高等),尿崩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烧伤,高热,胰腺炎,柯兴综合征,低白蛋白血症,肠梗阻和积液等。其他如心脏疾病、降压药物过量、败血症、过敏反应、肝衰竭、肾动脉收缩等均可能导致肾前性急性肾衰。

肾性急性肾衰竭约占35%-60%,狭义的急性肾衰竭即指急性肾小管坏死,主要由缺血和肾毒素引起,其他如肾小球病变、血管炎相关性病变、肾脏大血管病变等均可导致肾性急性肾衰。肾后性急性肾衰是由尿路梗阻导致,如结石堵塞、肿瘤压迫等均可引起。该原因导致的急性肾衰所占比例最小,约小于5%。

判断是否存在arf,应:1.记录出入量,正常情况下出入量是平衡的,急性肾衰时常出现入量大于出量;2.记录每日体重,注意有无体液潴留情况;3.测量不同体位的血压,注意有无体位性低血压;4.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如果肌酐、尿素氮、血钾持续升高则提示急性肾衰的存在;5.区别肾衰竭为急性或慢性。如患者原有肾脏疾病或者有可引起肾脏损害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sle、痛风等,或者患者有瘙痒、多尿或夜尿增多、周围神经病变等,体检发现长期高血压证据(lvh,眼底动脉硬化)、皮肤异位钙化、腮腺增大、增大的肾脏(多囊肾,肿瘤,梗阻,淀粉样变),化验发现贫血、低钙高磷血症,b超发现肾脏明显缩小,均提示患者的肾衰竭为慢性。

治疗分少尿期的治疗、多尿期的治疗和恢复期的治疗三部分。在少尿期,应注意纠正全身循环血流动力学障碍,避免应用和处理各种外源性或内源性肾毒性物质,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根据肾脏功能调整剂量以及密切观察肾功能、尿量等改变。同时应注意补充足够的营养,尽可能口服补充营养,不能口服的患者可采用鼻饲和胃肠道外营养疗法。少尿期一般持续5-7天,有时可达10-14天,个别甚至可持续3-4周。经过上述治疗,逐渐进入多尿期,多尿期一般在1周左右,此时血尿素氮肌酐逐渐将逐渐降至接近于正常范围,但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依然存在,治疗重点仍为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氮质血症,治疗原发病和防治各种并发症。多尿期过后进入恢复期。恢复期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定期随访肾功能,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肾细胞结构和功能完全恢复约需半年,但也有个别患者长期遗留肾小管或肾小球功能受损,渐进展至慢性肾衰竭。

share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