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绪崩溃,父母5种错误做法和正确三步法
孩子发脾气,又哭又闹的时,父母一般有5种❌错误回应:
1、 转移注意力
父母看到孩子哭闹,很想让孩子情绪马上好起来,或者害怕孩子哭,马上给孩子好吃的、好玩的,让孩子把注意力转在别的地方,这个办法暂时管用,但是,孩子情绪还没发泄出来,一个是会情绪积压,另一个是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依然会哭闹。
2、 先讲道理,如果孩子依据哭闹,父母比孩子更生气
这是我见过最多父母会做的,先和孩子解释,为什么不能买,不能玩,结果孩子依然哭闹,爸爸妈妈就火了:都和你说了,你听不懂吗!你再这样我就生气了……
3、 溺爱孩子
孩子一哭,父母为了让孩子不哭,什么都答应,时间久了,孩子知道只要一哭,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就会用哭来要挟父母
4、无视孩子负面情绪
孩子哭闹,父母自己走开,随孩子自己在那哭,因为怕会宠坏孩子,认为等孩子哭够了,就好了。但是父母完全不理,要么激怒孩子,让孩子哭得更夸张,要么孩子也会变得比较冷漠,没有同理心,亲子关系也会变差。
5、指责训斥孩子
有些妈妈,看到孩子哭,直接骂:你自己摔倒还好意思哭!你自己没拿稳丢了冰激凌,只能怪你自己,有什么好哭的!
孩子本来就疼,或者伤心,还要被父母一阵指责,即委屈又难过。这样的后果是,孩子以后遇到难题,什么都瞒着父母。因为说了,只能被骂,那还不如自己扛着。
✅孩子哭闹,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
1、允许孩子哭,并能理解或者找到孩子哭的原因,孩子感觉到被理解、被接纳,他们很多时候真的能很快平复自己。
“你要是很难过就哭一会,妈妈陪着你。”
“你难过是因为什么什么吗?”
如果我们猜对了,孩子会点点头,然后可能不哭,也可以哭得更伤心,我们要做的就是允许孩子发泄情绪
2、帮孩子情绪平复下来
比如:你需要妈妈抱抱你吗?你需要吃点东西让你舒服一点吗?问问看孩子需要什么方式来让自己平静下来。
3、等孩子情绪平稳了,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办法。
让孩子参与解决办法,找到孩子和家长都满意的方法。
父母这样帮助孩子处理情绪,时间久了,你的孩子也会这样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会生气会难过,但是会想办法让自己平静下来,再接着会想如何处理问题。
这样即提升孩子的情绪管理,拥有高情商,也提高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