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在线
百度首页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白血病健康杀手

葛晓燕副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白血病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血癌,现实生活中大家接触这类患者可能较少,通常在很多电视剧里观看到此类病人,而他们的最终结局无一例外的都是死亡,现实中目前白血病的发病率越来越多,逐渐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但是对其具体病因的认识很少,而研究者了解到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化学因素:一些化学物质有致白血病的作用。经常接触苯及其衍生物的人群白血病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如二苯蒽、苯芘等可在小白鼠中诱发白血病。亚硝胺类物质,保泰松及其衍生物、氯霉素等诱发白血病的报告也可见到。某些抗肿瘤的细胞毒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甲基苄肼、VP16、VM26等都公认有致白血病的作用,化学物质所致的白血病,多为急非淋白血症。

2.电离辐射:白血病的发生取决于人体吸收辐射的剂量,整个身体或部分躯体受到中等剂量或大剂量辐射后都可诱发白血病。然而,小剂量的辐射能否引起白血病,仍不确定。日本广岛、长崎爆炸原子弹后,受严重辐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是未受辐射地区的17~30倍。爆炸后3年,白血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5~7年时达到高峰。至20多年后其发病率才恢复到接近于整个日本的水平。这是放射线能引起人白血病的最直接证据。

3.病毒因素:RNA肿瘤病毒在鼠、猫、鸡和牛等动物的致白血病作用已经肯定,这类病毒所致的白血病多属于T细胞型。近年从成人T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分离出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它是一种C型逆转录病毒。在日本人T细胞白血病病人的血清中也发现抗HTLV结构蛋白的抗体。但目前尚未发现此类病毒与小儿白血病的明确关系。4.遗传因素:染色体数量的增加或减少等数目异常,以及易位、倒置、缺失等结构异常,使基因的结构、表达异常。基因表达或基因的失活是细胞恶变的基础之一。有染色体畸变的人群白血病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如21-三体综合征的患儿在10岁以内白血病的发病率为1/74,Bloom综合征在26岁以内发病率为1/3,Fanconi(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综合征21岁以内发病率为1/12.有人统计分析了同一家族中发生好几例白血病病人的情况,认为其中可能有遗传因素的存在,当家庭中有一个成员发生白血病时,其近亲发生白血病的机率比一般人高4倍。在同卵的双生子中,一方发生白血病,另一方发生白血病的机会高达25%.在白血病发病过程中,有遗传因素存在的可能。

所以白血病主要是由以上因素引起,可能单一因素也可能多因素综合作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接触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电离辐射等,关注自身健康,从病因方面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让我们共同对抗白血病这个健康杀手吧。

share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