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在线
百度首页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寻缘长寿之乡新疆和田

李华副主任医师预防保健科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
三甲

1984年,世界长寿之乡考察团对新疆和田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后,把这一地区定为“世界第四大长寿乡”。据统计,和田地区有百岁老人213人,每10万人中有21.8名。而和田地区的“长寿村”拉依苏村,2400人中竟然有16个百岁以上老人,远远超过了每10万人中有7.5个百岁老人的国际标准。到了1991年11月,国际自然医学会正式宣布,和田地区列入“全球五大长寿之乡”。自此,和田地区的长寿文化为人们津津乐道,成为玉石之外另一座夺人眼目的矿藏。本期寻缘长寿之乡系列将带您一起走进新疆南疆,挖掘那里所独有的长寿之道。

一方水土一方人,美玉之乡有寿方

人们常说人养玉玉养人,玉为枕而脑聪,自古以来,各朝各代帝王嫔妃养生不离玉。而作为誉满海内外的“美玉之乡”,和田玉因其产于昆仑之颠,瑶池之边,“聚天地之精华,凝山川之灵气”,令古今爱玉者争相追随。

现代科学在分析玉的养生机理时认为,玉石中含有锌、镁、铁、铬、钴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长期佩戴或可使人体皮肤部分吸收。然而,人们追捧和田玉,其中的一个心理因素便是迷恋和田玉那生之养之的“一方水土”。

和田,古称于阗,意为“产玉石的地方”。其地势南高北低,南枕“万山之祖”的喀喇昆仑山,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毗邻高加索、中亚细亚、罕萨等世界长寿区。和田地区虽身处内陆,偏远而封闭,但被沙漠分割而成的几百个大小不等的绿洲却犹如世外桃源。在和田地区的绿洲中,常年有川流不息的雪水,而由积雪融水浇灌的农田,渠道

纵横、流水潺潺,加上掩映家家户户的绿树丛林,俨然“森林公园”。

在“长寿村”拉依苏村,生活在那里的村民平时习惯喝生水,这些源流自昆仑雪山的涓涓乳汁想当然地被认为是得自天然的绝妙寿方。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分院的测定结果,和田地区的雪水中含有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的镁、锰、铁、锌、钙等微量元素,其中的锰元素又是公认的抗衰老元素,可以延年益寿。

病从口中入,寿亦口中出

正如病从口入,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引病上身,反过来看,和田地区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长寿之乡,也正得益于其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拉依苏村,村民在饮食上很有规律,不吸烟、不喝酒,每天的早餐也必不可少。他们的早餐基本上是用铜壶烧茶,茶里放一种或多味调料,称为和田药茶。区别于很多地方让老人多吃稀软的饭食,拉依苏的长寿老人都喜欢吃坚硬的苞谷馕。

这种用玉米面做的苞谷馕不仅能养胃,而且因其时常在玉米面里掺有洋葱或者胡萝卜,别具一番风味。尤其是洋葱,不论是馅食、面条还是馕作为和田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材,由于其含有蛋白质、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维生素C、铁、镁、钙等多种人体所需成分,这种保健食物被认为是和田人长寿的一大“功臣”。当地还盛传着“半年桑果半年粮”的说法,作为盛产桃子、杏子、苹果、甜瓜、葡萄等多种水果的“瓜果之乡”,拉依苏村的百岁老人们每人单日能吃1公斤以上的瓜果。他们在吃苞谷馕时习惯搭配一些时令水果或干果,其中尤以核桃、葡萄干居多。素有“长寿果”之称的核桃是和田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果子,当地又叫做胡桃或者羌桃,产自这里的核桃壳薄、果大、含油量高。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核桃中的磷脂对脑神经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核桃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有防治动脉硬化的功效,核桃仁中含有的天然维生素E可使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氧化损害,能延缓衰老。

留得歌舞在,不怕年岁长

在众多美誉之外,和田还是“歌舞之乡”,而和田地区的长寿文化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称之为“歌舞文化”。据载,我国最早的音律便源于古时的西域于阗,“于阗乐”更是早在1000多年前就风靡中原,其歌舞内容活泼自由,古朴轻快,充满了自由开放、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放眼今日和田,心态青春、性格开朗仍是百岁老人的共同特点。在当地称之为“麦西来甫”的联欢歌舞会上,很多老年人都不甘落后,随着音乐节奏引吭高歌,高兴时还会带头跳上一段民族舞蹈。

考察世界上的五大长寿之乡,淳朴的民风民俗、传统的养生文化、诚笃的宗教信仰等文化沉淀是长寿地区的共通点。在新疆和田地区,很多当地人笃信伊斯兰教和佛教,其中蕴含着“修五功”、“调五事”等丰厚的养生秘诀。而且那里邻里和睦,家庭成员关系融洽,民风淳朴如古。在拉依苏村,绝大多数人都有美好的婚姻史,哪怕是离婚也是好合好散,心胸豁达。此外,在拉依苏村,男人习惯光脚,女人一般只穿着袜子行走,祖祖辈辈,无论老少,都保持着这样的习惯。医学研究表明,脚底有许多穴位,经常按摩对人的健康极有好处。赤脚这种习惯,则在不经意中达到了经常性自我保健的目的。

这是40年前的事情。往事如烟,随着岁月流逝,许多事被逐渐淡忘。但是,有件事给我印象深刻,影响颇大。1973年初夏,我和沈阳军区几个战友去山东省考察和收集战国时代大军事家孙膑有关资料。在返回途中路经泰安。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出到泰山一游在泰安吃过午饭,便开始登山。那时没有缆车,只能一步步地拾级而上。我们一路上欣赏自然景色,赞叹不已,游兴很浓。渐渐有些累了。

到了中天门,我体质弱,平时缺少锻炼,已气喘吁吁。大家让身强力壮的专事摄影的李正丹(后成为摄影家)先行,到山顶上安排住宿、晚饭。到了南天门,已是暮色苍茫。从南天门往上的路,石梯陡且窄,左边紧挨峭壁,右边则临悬崖,又没什么安全措施。我们小心翼翼的往上走。夜色渐浓,天上连点星光都没有,凉风袭人。及至最后几级,我竟然是四肢爬行。翌日晨,约4时许,旅店人就喊:“看日出的该起来了!”看日出是游泰山的一件大事。

我也随着众人一起来到极顶处。放眼望去,下面雾海茫茫,碧波万顷不见踪影。此刻东方天际晨曦微露,顷刻间霞光万道,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冉冉上升,人们欢呼雀跃。下午1时许,我们下山。途中偶遇两位老者。近前,我问:“老大爷,看日出怎么没见到你们?”他们说:“我们是今早五点多上山,到山顶看了看就下来,晚上还要回老家。”老人说他们是来自河北。

我见他们腿脚敏捷,身体好,便问个子稍高点须发皆白的老者:“老大爷,你们身体这么好,是怎么保养的?”老人说:“不怕同志笑话,我们农民每天吃红薯,种大地,还谈什么保养。”他74岁,指了指身旁稍矮点的说:“我没文化,他是我弟弟,有文化,能说道说道。”他那位弟弟68岁,他说:“我只念了五年书,算什么文化?但对保养身体,我倒有几句顺口溜。”他说“动为纲,素经常,酒少量,屋要凉。”他解释说,要想身体好,必须多活动,不能懒;我们经常吃红薯和自己种的菜,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点肉;酒要少喝点可以活血,多喝伤身;屋子冬天要凉一点,免得出去感冒。老人的话,虽言简意赅,但把有关身体健康的几个要素,动的、吃的、喝的、住的等都说到了。

回到单位后,我思考起来。当年我还不到40岁,身体竟然这么弱,究其原因,用现在话来说,就是不注意“养生”。平时不爱运动,上班伏案,回家躺着,食欲不好,吃饭也少,工作起来一天都不懂得喝水,只在吃饭时喝点汤。平时手脚发凉,说明血液循环差;胃肠运转不良,常常便秘。于是,我根据自己身体状况,拟出健身四条原则:“坚持走路,饮食适度,热水泡脚,定时大便。”我坚持至今,身体大有改观。

55岁退休后,我又被一些单位返聘工作了10年。今年已79岁。我与老伴旅游时,不少人说我是60多岁,最多不过70岁。我体会到,养生要因人而异,依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订出适合自己的养生办法,不断改进完善,并持之以恒,日久自然就显现出效果来。

share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