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在线
百度首页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小儿厌食症

卢远航主任医师肾病内科

湖北省中医院
三甲

 小儿厌食症是目前儿科临床的常见病,对儿童生长发育构成极大威胁。中医认为,本病病因主要是饮食不节、喂养不当,病变脏腑在脾胃,发病机理是脾运胃纳功能失调,治疗的关键是调整脾胃,尤以运脾为主。临床上我们选用运脾法及其组方"健脾增食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其主要药物组成为:独脚金、葫芦茶、布渣叶、太子参、陈皮、鸡内金、枳实、砂仁、山楂。方中独脚金为广东草药,功主清肝、健脾、消食、杀虫,尤善清肝热而消疳积;葫芦茶,凉而微苦甘涩,功主清热、消滞、杀虫等;太子参,甘微苦,性平,具有健脾益气、养胃护阴之功,常用于脾虚食少,倦怠乏力,若与消食化积之药相伍,更增其运化水谷之功能,故三药共为君药。枳实,苦、辛酸,微寒,具有健脾开胃、消食之功效,若饮食不思,因脾气郁结不能运化者,皆取其辛散苦泻之力也;砂仁气味辛温而芬芳,为开脾胃之要药;布渣叶祛湿消滞,此三药共为臣药。鸡内金,甘平,功能健胃消食;山楂,甘酸,微温,功专化食健胃,且味中和,消油垢之积,故幼科用之最宜;陈皮调中行胃肠滞气,可加强胃肠蠕动,使排空加速,并可促进胃液分泌,此三药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运脾和胃、消食化积之功,且补而不滞,消而不伤正,重在运化,使脾气充盛,胃气得和,谷气得消,纳化正常,以达到治疗厌食的目的。本研究结果表明,服用健脾增食颗粒后,患儿食欲明显好转,食量及体质量明显增加,临床相关症状如恶心呕吐、嗳气腹痛、大便不调等均明显好转。调节仪器摄食调节网络的协调性摄食活动是维持生命基本的生理活动,食欲调节具有复杂而精细的调节机制,涉及多系统和多因素,而多因素互相影响、互相控制组成食欲调节网络,共同调节食欲。在正常情况下,各种食欲因素相互影响,精细调节,食欲调节网络处于平衡状态;在病理状态下,食欲调节网络的协调性被打破,导致摄食和能耗的不平衡。小儿厌食症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有关神经内分泌营养调节网络的研究表明,小儿厌食症发生多因食欲调节紊乱所致,事实上食欲的控制是由大脑神经及内分泌网络共同完成,而其中NPY、leptin和orexin三者均为食欲调节因子,三者共同合作,相互影响,对调节饮食和能量平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证明[3-6],在调节进食和能量代谢上,leptin与orexin相互作用,有可能是leptin通过orexin起作用,如大鼠腹腔连续注射leptin7d后,下丘脑orexinA含量显著降低。也可能是leptin通过NPY、orexinA、Agouti相关蛋白、前阿片黑素细胞皮质激素(POMC)、促黑色素细胞激素(αMCH)等共同起作用。神经内分泌反馈网络使食欲的控制及能量的消耗处于一个平稳的自我稳定过程中。这种平衡一旦被破坏,就可能会出现厌食或能量障碍如消瘦、肥胖。  正因为NPY、leptin和orexin三者与厌食的关系十分密切,我们推测健脾增食颗粒可能是通过影响NPY、leptin和orexin三者的水平变化,从而对下丘脑食欲调节中枢产生作用,促进摄食。本研究对厌食症患儿治疗前后血清NPY、leptin和orexin水平进行了监测,结果初步证实健脾增食颗粒对于NPY、leptin和orexin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NPY和orexin水平明显增高,leptin水平明显降低,这一结果提示三者在厌食症患儿血浆中的水平变化可能是厌食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促进NPY和orexin的分泌,同时降低leptin的水平可能是健脾增食颗粒发挥临床疗效的作用机理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健脾增食颗粒可能是通过影响leptin和orexin这一对食欲调节因子,使其作用于下丘脑摄食中枢而对摄食发生作用,使食欲的控制及能量的消耗恢复至一个平稳的自我稳定过程,从而改善厌食,是该方治疗小儿厌食症发挥作用的机理之一。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以上就是对血液内科的描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血液内科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在名医在线在线免费咨询医生,我们有上万的医生24小时在线为您解答。

share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