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番茄种植过程中,疫病是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病害。其中,早疫病和晚疫病较为常见,但很多种植者对它们的区分并不十分清楚。准确区分这两种病害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番茄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番茄早疫病和晚疫病的区分方法以及相应的防治策略。
二、番茄早疫病
(一)病害概述
番茄早疫病也被称为轮纹病、夏疫病,是由半知菌亚门茄链格孢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这种病害在大棚等保护地种植的番茄中发病较为严重。它在番茄的苗期和成株期都可能发生,发病部位涵盖果、茎、叶,但主要以叶片受害为主。
(二)症状表现
叶片症状
发病通常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最初表现为小黑点,之后逐渐扩大为带有黄或黄绿色晕圈的、稍凹陷的、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的同心轮纹斑。在湿度较大时,病斑上会出现灰黑色霉状物。
果实症状
果实发病时,会出现黑色或暗褐色、稍凹陷、发硬的、具有同心轮纹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后期可能导致裂果。
茎秆症状
幼苗期茎秆上得病,病斑绕茎一圈,会引起腐烂而倒伏。成株期多从茎秆的分枝处发生,病斑特征与幼苗期相似,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断枝。
(三)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这是预防早疫病的基础。
(2)进行种子消毒,如采用温水浸种、药剂浸种等方法,消灭种皮上携带的病菌。
(3)注意苗床消毒,苗期喷施代森锰锌等杀菌剂进行预防,培育无病壮苗。
(4)田间管理要精细,包括晒垡、冻茬,消灭土壤病原菌;采用深沟高畦、地膜覆盖栽培,合理密植;多施腐熟的有机肥,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的施用。
(5)及时整枝打杈,摘除底部老、病叶,病果和病枝等,并集中销毁,以减少病菌传播。
药剂防治
(1)注重预防,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建议选用异菌脲、甲托、氟硅唑、腐霉利、恶霜灵 - 锰锌、甲霜灵 - 锰锌、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
(2)如果棚内湿度较大,如连续阴雨天等,不要喷施水剂,以免增加湿度导致发病或加重病害,可以采用烟熏剂熏蒸,如百菌清、棚菌克等。
三、番茄晚疫病
(一)病害概述
番茄晚疫病又称疫病,是由鞭毛菌亚门疫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该病害从幼苗到成株均可发生,危害叶、茎和果,其中以叶和青果受害最为严重,且多从植株下部往上快速蔓延。
(二)症状表现
幼苗期症状
幼苗期发病时,病斑多从叶片向主茎蔓延,导致茎部变细并呈黑褐色,从而使全株萎蔫或折倒。
叶片症状
成株期叶片染病,多从植株中下部叶片尖端或边缘开始发生,起初为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扩大为褐色斑,严重时病叶干枯,易碎。
果实症状
绿色果实受害最重,起初是些油渍状暗绿色、表面凹凸不平、凹陷、发硬的病斑,严重时果实大部分甚至全部病变,呈 “铁皮果” 状。
茎秆症状
茎秆得病时,起初病斑呈水渍状淡褐色,随后变为褐色到黑褐色、凹陷的长条状病斑,最后绕茎秆一圈后,影响水分和营养的输送,导致受害部位以上的部分枯亡。如果病斑发生在茎基部,全株会枯亡。在湿度较大时,病斑上会有白色霉状物。
(三)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1)种子消毒和苗床消毒,以消灭病菌,培育优质壮苗。
(2)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如轮作、高畦地膜覆盖栽培、合理密植、合理用肥(控氮增磷钾)、及时中耕除草,提高植株对病害的抵抗力。
(3)加强田间湿度管理,避免大水漫灌,特别是大棚内的西红柿,要注意湿度和温度的调节,浇水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及时整枝打杈,摘除下部老叶和病叶,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提高通风透光性,降低空气湿度,减少露水产生。
药剂防治
(1)当发现有中心病株出现时,先将中心病株清理出田外销毁,然后全面喷药防治。建议选用烯酰吗啉、锰锌 - 霜脲、精甲 - 王铜、甲霜铜、氟唑菌胺 - 霜霉威、丙酰胺 - 霜霉威(普力克)等杀菌剂。
(2)如果大棚内湿度大,不建议喷洒水剂,而是采用烟熏法或粉尘法进行防治,如百菌清熏蒸等。
四、早疫病和晚疫病的区分要点
(一)病菌种类不同
早疫病由半知菌亚门茄链格孢菌引起,晚疫病由鞭毛菌亚门疫霉菌引起。
(二)发病时间并非区分关键
虽然名称中有 “早” 和 “晚”,但早疫不早,晚疫不晚,它们在番茄的不同生长阶段都可能发生。
(三)症状区分
叶片症状
早疫病叶片病斑起初为小黑点,逐渐扩大为带有晕圈的同心轮纹斑,湿度大时病斑上有灰黑色霉状物;晚疫病叶片病斑起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后扩大为褐色斑,湿度大时病斑上有白色霉状物。
果实症状
早疫病果实病斑为黑色或暗褐色、同心轮纹状,晚疫病果实病斑为油渍状暗绿色、表面凹凸不平。
茎秆症状
早疫病茎秆病斑在幼苗期绕茎一圈可导致倒伏,成株期多在分枝处,严重时断枝;晚疫病茎秆病斑从水渍状淡褐色逐渐变为黑褐色长条状,绕茎一圈可导致枯亡。
五、结论
番茄早疫病和晚疫病虽然都是真菌性病害,但在病菌种类、症状表现和防治方法上都存在一定差异。准确区分这两种病害是有效防治的前提,种植者应根据病害的特点,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以保障番茄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不断加强对这两种病害的研究和了解,有助于进一步优化防治策略,为番茄种植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