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健康
百度首页
提示:本内容由有来医生提供,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伏兔穴的位置和作用

张章副主任医师针灸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百度健康内容审核团队优选

功效:

伏兔穴归属足阳明胃经,具有散寒除湿、解痉止痛的功效。

主治:

下肢酸软、膝关节疼痛、脚气、疝气等。

精准定位:

伏兔穴位于股前区,髌底上6寸,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

取穴方法:

取穴时,患者呈仰卧位,患者自身4个手指的宽度为3寸。先找到髌底外侧端和髂前上棘,在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髌底外侧端上6寸处,即为伏兔穴。

小贴士

  • 取穴方法为临床常用的取穴方法,根据长期临床经验总结而来,操作时建议结合精准定位取穴;

  • 本穴的取穴方法使用了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患者自身2-5指并拢过中指中节横纹的宽度为3寸;

  • 髂前上棘位于髋骨上缘的髂嵴前端,触之较坚硬处;

  • 取穴成功后,按压局部会有酸胀感。

穴位疗法:

一、 按摩疗法

用拇指指腹对伏兔穴进行环状按揉,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2-3分钟,有助于缓解大腿麻木、腰膝酸软等。

二、 针刺疗法

用毫针对伏兔穴进行直刺,进针深度为1-1.5寸,可以治疗腰痛、股外侧皮神经炎、腰膝冷痛等。

三、 艾灸疗法

用艾条在距离皮肤3-5cm处对伏兔穴进行悬灸,灸治5-10分钟,每天1次,可以治疗腰部或下肢酸软、麻木、疼痛等。

四、 刮痧疗法

用刮痧板与皮肤呈45°,自上而下对伏兔穴进行单向刮擦,每次3-5分钟,隔天1次,有助于缓解下肢麻木、腰膝冷痛。

小贴士

  • 按摩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止暴力操作,防止皮肤损伤;

  • 针刺疗法需由专业医生操作,患者切勿自行操作;

  • 艾灸时,及时清理艾灰,防止烫伤皮肤;

  • 刮痧时,不宜强行出痧,有皮肤病患者不适合刮痧疗法。

穴位配伍:

  • 伏兔穴与髀关穴、犊鼻穴相配伍,可治疗膝关节痛;

  • 伏兔穴与足三里穴相配伍,可治疗脚气;

  • 伏兔穴与阳陵泉穴、足三里穴相配伍,可治疗下肢瘫痪。

展开全文
share icon